“尽管自2022年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放缓对骨料需求产生一定冲击,但我们对骨料行业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这份信心来自韶关的区位优势,更来自我们的产品。”日前,韶瑞重工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在生产车间内,机械声不断,建模、装配、养护、组装……技术人员专注的身影忙碌不停,每一个生产步骤井然有序。韶瑞重工,自1992年扎根韶关这片热土以来,凭借对品质的不懈坚守和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一路披荆斩棘,成长为行业的中流砥柱。
1992年,集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破碎、筛分、给料、输送等专业矿山机械设备制造商韶瑞重工来到韶关。成立初期,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75%的销售额来自中国,25%来自非洲、南美洲及亚太地区等新兴市场。2013年,美卓收购韶瑞重工75%的股份,开启韶瑞重工发展的新篇章。2019年,美卓完成对剩余25%股份的收购,韶瑞重工正式成为美卓全资子公司,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资源支持。
回忆起韶瑞重工的发展史,韶瑞重工(广东)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中俊不禁感叹道:“韶关市政府和各级相关单位始终秉承着为企业做好‘店小二’、当好服务员理念,面对企业需求,‘不能说不行,要说怎么办’,这种务实的精神深深吸引着我们,让我们从始至终以来扎根在韶关发展业务。同时,韶关的交通优势对我们出口也很有帮助,如今我们有40%的订单来自海外,韶关地处在京广铁路、武广铁路线上,临近深圳口岸,便利的交通条件对我们很重要。”韶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仅让韶瑞重工更便捷地融入珠三角经济圈,享受区域协同发展带来的资源、技术和人才红利,还能高效辐射国内市场,为企业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韶瑞重工近11万平方米的制造基地里,近200名员工在此挥洒汗水、奉献智慧。生产车间采用高度集成化的生产模式,确保了其对产品工艺和质量的严格把控。每一台从这里诞生的设备都承载着韶瑞重工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成为市场上备受信赖的“金字招牌”。
在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制方面,韶瑞重工成绩卓著。在圆锥破碎机和颚式破碎机领域,韶瑞重工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推出多缸液压圆锥破碎机系列(SCH),产能范围为每小时200至1000吨,不仅性能卓越,而且节约能源的效果显著,为用户大幅度降低经营成本;SJC颚式破碎机采用独特的螺栓连接设计,增强结构完整性,同时简化维护流程,极大的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
“我们的开发团队分布在中国和芬兰,通过国际间的紧密协作与创意交流,为产品研制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同时,我们依托母公司芬兰美卓在破碎以及金属矿山行业全球排名第一的技术实力,紧密结合中国本地的供应链优势以及客户的使用习惯,进行深度本地化优化。通过这一创新举措,在减少相关成本的同时,完整保留了设备的关键核心性能,打造出独具竞争力的产品的优点。今年,我们将推出新产品SPG6290,专为金属矿山以及超级石场量身定做的头破设备,每小时产能最高可达7000-8000吨,精准契合市场日渐增长的需求。此外,我们还对SF1213M进行了设计优化,推出更优质、更高效的升级版产品。”张中俊介绍道。
此外,韶瑞重工始终秉承对全部客户实行全生命周期的售后服务理念,“一台破碎筛分设备从部件制造、总成组装到完成测试下线,再交付到客户手中,作为制造商,看起来任务已完成了。但是,其实更重要的运维支持工作,从这一刻才起步。”张中俊说道,“从客户购买设备之日起,我们便对设备的使用、优化,包括产能提升、生产线配置优化等进行全程跟踪和服务。我们还提供销售备品备件,未来提供更多维度的服务,全方位实现用户需求。”
“客户对我们设备的性能和稳定能力赞不绝口,许多老客户长期与我们保持着深度合作。”芬兰美卓骨料业务中端市场副总裁FedericoMaurilli自信地说道,“接下来,韶瑞重工将加大回收利用业务技术的投入,预计该领域未来五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时,我们还将致力于提升本土服务能力与市场渗透率,以更好地服务超级矿场等大型项目。在国际市场,韶瑞重工将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持续扩张,目标实现出口销售额占总营业额的50%。”